酶与土壤
发布日期:2024-11-26 浏览次数:1294
酶与土壤
分子酶学工程实验室
土壤中的酶来源于活的微生物、土壤动物或活的细胞排泄物,它们与有机矿物胶体复合起来在土壤中发挥较大的功能。
一、根据土壤酶在土壤中发挥功能的差异,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裂合酶和转移酶。
1、水解酶,酶促各种化合物中分子键的水解和裂解反应,主要有磷酸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主要参与有机质的矿化过程,负责将土壤中不易被植物和微生物利用的多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2、氧化还原酶,酶促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包括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等,催化氢的转移和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土壤中有机质的转化和腐殖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对维持生态系统和养分的循环过程起重要作用。
3、转移酶,酶促化学基团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转移,同时产生化学键的能量传递反应,主要包括转氨酶、果聚糖蔗糖酶和转糖苷酶。其催化某些化合物中基团的转移,即一种分子上的某基团转移到另一分子上去的反应,不仅参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还参与激素和抗菌素的合成和转化。
4、转移酶,较为成熟的是天门冬氨酸脱发酶和谷氨酸脱羧酶。
二、农业中应用的商品酶制剂
纤维素酶、蛋白酶以及植酸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商品化酶制剂中纤维素酶活达到30U/g,蛋白酶活达到15U/g。
纤维酶就是以分解纤维为主的酶类。蛋白酶就是参与蛋白分解成氨基酸等过程。植酸酶是分解土壤中的植酸的专一性酶。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机磷总量的50%-80%,植酸酶对植酸的分解,释放有机磷给予植物吸收。酶制剂的商品化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满足市场需求,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选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酶与土壤
分子酶学工程实验室
土壤中的酶来源于活的微生物、土壤动物或活的细胞排泄物,它们与有机矿物胶体复合起来在土壤中发挥较大的功能。
一、根据土壤酶在土壤中发挥功能的差异,将其分为四大类,即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裂合酶和转移酶。
1、水解酶,酶促各种化合物中分子键的水解和裂解反应,主要有磷酸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主要参与有机质的矿化过程,负责将土壤中不易被植物和微生物利用的多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2、氧化还原酶,酶促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包括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等,催化氢的转移和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土壤中有机质的转化和腐殖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对维持生态系统和养分的循环过程起重要作用。
3、转移酶,酶促化学基团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转移,同时产生化学键的能量传递反应,主要包括转氨酶、果聚糖蔗糖酶和转糖苷酶。其催化某些化合物中基团的转移,即一种分子上的某基团转移到另一分子上去的反应,不仅参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还参与激素和抗菌素的合成和转化。
4、转移酶,较为成熟的是天门冬氨酸脱发酶和谷氨酸脱羧酶。
二、农业中应用的商品酶制剂
纤维素酶、蛋白酶以及植酸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商品化酶制剂中纤维素酶活达到30U/g,蛋白酶活达到15U/g。
纤维酶就是以分解纤维为主的酶类。蛋白酶就是参与蛋白分解成氨基酸等过程。植酸酶是分解土壤中的植酸的专一性酶。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机磷总量的50%-80%,植酸酶对植酸的分解,释放有机磷给予植物吸收。酶制剂的商品化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满足市场需求,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选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文胜生物:智慧养土,共绘绿色农业蓝图!
- 下一篇:蛋白酶